新华网河南频道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滑翔服务中心,马垒(左)在教学员观测风筒。
开伞、转身、助跑,职业滑翔伞运动员马垒一次次从太行山上腾空起飞,滑翔飞行在山间,俯瞰蜿蜒流淌的红旗渠。
今年31岁的马垒出生在河南省林州市黄华镇石楼村。由于适宜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林州市在上世纪90年代举办了一些国际性滑翔伞比赛,将其作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重要抓手,使林州形成了浓厚的滑翔伞运动氛围。小时候,在太行山沟里,马垒看到天空中五彩斑斓的滑翔伞,便追着伞奔跑,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翱翔天空。
17岁开始学习滑翔伞,19岁入选国家队,马垒曾跟随国家队出战2018年亚运会。如今,马垒是林州滑翔俱乐部的一名教练,也在世界各地参加滑翔比赛,正如他说,“梦想天空分外蓝。”
目前,包括马垒在内,林州滑翔协会共有40名专业滑翔伞运动员,都是林州当地人,蕞小的24岁。他们既是运动员也是教练员,除了培训学员,还带游客体验滑翔,领略太行之美。
“每次迎风奔跑,就感觉在挥动翅膀。”马垒说,“我想让更多的人感受这项运动的美,让更多人实现飞翔的梦想。”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马垒带领学员腾空起飞。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6月8日,滑翔伞爱好者在河南林州市太行山区飞行。新华社记者 戴翘楚 摄
6月15日,在河南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马垒帮助参赛者调整滑翔设备。新华社记者 戴翘楚 摄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马垒(右)在飞行前检查滑翔设备。新华社记者 戴翘楚 摄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马垒(左)带领学员腾空起飞。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6月8日,滑翔伞爱好者在河南林州市太行山区飞行(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马垒做飞行前的准备工作。新华社记者 戴翘楚 摄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滑翔服务中心,马垒在给学员讲解滑翔飞行理论知识。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6月15日,在河南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裁判员马垒在第十四届林虑山国际滑翔伞公开赛比赛期间。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滑翔服务中心,马垒(左)在教学员开伞起跑。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滑翔服务中心,马垒(左)在给学员讲解开伞注意事项。新华社记者 戴翘楚 摄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滑翔服务中心,马垒(右)在检查滑翔设备。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6月15日,在河南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裁判员马垒在第十四届林虑山国际滑翔伞公开赛比赛期间观测风向。新华社记者 戴翘楚 摄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一名滑翔伞爱好者等待飞行。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这是6月15日在河南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拍摄的第十四届林虑山国际滑翔伞公开赛比赛画面。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6月8日,在河南林州市滑翔服务中心,马垒在仓库整理伞包。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