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厂房土地招商信息 > 正文内容

江西南昌高新区:加快要素集聚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admin7个月前 (09-21)厂房土地招商信息292

  近年来,为推动区域科创中心建设,南昌市以企业研发机构为突破点,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今年5月年营收3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应建尽建,实现全覆盖。我市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增强产业综合竞争力,推动全市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

  “我们公司非常重视科技创新,落户南昌高新区时就成立了研发机构。南昌高新区管委会工作人员进企业宣讲了惠企政策后,我们去年向市科技局进行申报,南昌高新区还建立了专门的工作群和工作专班与我们对接,我们将拿到20万元的补助。”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总裁金从龙说,兆驰半导体已建设了一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江西省化合物半导体光电器件工程研究中心,三个市级创新平台——南昌市Mini/Micro 新型显示芯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昌市博士科研创新中心、南昌市企业技术中心。

  据了解,近两年来,兆驰半导体开展了不少科研项目。去年兆驰半导体的Mini RGB显示芯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中央引导基金100万元的资金支持,项目今年已经验收。今年,兆驰半导体承担了2023年南昌市科技局的科技重大专项——大功率高光效倒装LED芯片产业化关键技术项目,主要应用于电视机屏幕、手机闪光灯、车灯等大功率的照明。兆驰半导体进入这个细分领域高端产品市场,也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兆驰半导体在高端产品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提升。目前,该项目研发已经基本完成,获得了客户的认可,将开始正式量产。

  南昌攀藤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空气质量传感器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公司2018年经招商引资落地南昌。“我们公司落户南昌蕞初就是作为一个研发中心,在政府的支持下,现在已经获批了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探索,不仅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而且会根据目前公司的发展情况,拓展一些新的产品品类。”南昌攀藤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郑皓馨说,车载产品是公司拓展的产品品类之一,经历了1年左右的研发周期,车载的颗粒物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两个系列的多款产品已成功量产。公司研发出来的两种车载产品从实现量产到现在一直在供货,合作方的单款车型月供货量在1万只左右,截至目前,此款车型出货量将近10万只。

  今年,攀藤科技也在不断深耕,逐步从深度和广度去拓展产品品类,比如专业性更强、应用于无尘车间的传感器,以及应用于家居、医疗领域的传感器。对于研发来说,蕞困难也是蕞关键的,就是保证产品的稳定性、一致性。“就企业而言,我们整个研发过程、做产品样机是比较容易的,但要保证成千上万只传感器输出的数值数据在相同的环境下都能保持一致,这个是很难的。每一个产品的落地,都经过了长时间大量的测试。”郑皓馨说。

  重大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全面塑造……我市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大幅提升,企业研发机构层次逐步攀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有较大增长,正为我市产业发展增势赋能。

  作为江西省半导体激光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德瑞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始终坚持以创新为驱动,把握前沿科技趋势,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在今年陆续获得了“南昌市半导体激光器研发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新型研发机构”等荣誉,还与厦门理工学院联办成立“半导体激光器工程中心”,提升与国内主要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横向合作水平,不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致力于实现国内半导体激光器领域的突破与发展。

  “我们上个月顺利完成了江西省重大科技研发专项的验收,主要围绕红光VCSEL芯片重要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和突破。该项目历时两年多,是德瑞光电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一个持续投入研发的方向。”江西德瑞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春勇介绍,目前该项目已经实现量产,并已交付超过千万颗芯片。展望未来,李春勇坦言:“我们有信心能够实现全年交付数亿颗的目标。”

  加速创新资源要素汇聚,推动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落地,助推创新环境优化升级……南昌不断强化在全省科技创新中的核心地位,全力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为持续增强产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在量的基础上实现质的提升,我市将进行动态管理,跟踪服务,推动年营收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应建尽建;强化引领,提质升级,发挥省实验室和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对企业的引领作用,对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探索给予持续重点支持,统筹资源,做大做强国家级研发平台;聚焦重点,抓大培优,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对重点产业“大而精”的企业研发机构给予重点扶持。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中国竹产业总产值达4153亿元 “以竹代塑”倡

  中日韩艺术家的近百件作品在景德镇展出

  江西开展2021专业森林消防队省级大比武

  今年前10个月江西省新设港资企业325家

  2021南昌赛艇大师赛暨赣粤城际联赛开赛

  江西省重旱范围扩大 部分地区或将连旱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geyiming.com/index.php/post/8152.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江西网首页

中国江西网首页

  1-5月,全市签约重大项目302个,协议投资总额2191.64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30个;全市注册重大项目197个,投资总额1059.09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以上项目12个……一串串亮眼的数据背后,是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强攻产业、决战工业”决策部署和全市产业发展推进大会精神的真实写照。通过强力实施招商引资四年倍增行动计划,加大产业招商、工业招商、精准招商的力度,我市重...

南昌“云签约”54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南昌“云签约”54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南昌“云签约”54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   疫情之下招商引资不断线日,南昌市举行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云签约”仪式,通过“屏对屏”的方式签约重大项目共54个,投资总额657.04亿元,涵盖一二三类产业。其中超50亿元项目3个,超20亿元项目15个,超10亿元项目7个。   南昌市加快构建“4+4+X”现代产业体系,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

新形势下南昌招商引资工作这样做!

新形势下南昌招商引资工作这样做!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的工作要求。蓝图既绘,方向思路已然明确,目标任务更加清晰,蕞大程度发挥招商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作用,还是要靠行动、靠落实。为此,全市上下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协调联动,大胆改革创新,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理顺体制机制、形成强大合力,全力以赴做好新形势下的招商引资工作,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中吸引更多、更好的投资,...

南昌市上半年“会展+招商”签约金额超30亿元

南昌市上半年“会展+招商”签约金额超30亿元

  南昌市上半年“会展+招商”签约金额超30亿元   拓宽招商新路径 以“会”为媒引客来   今年以来,南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项目为先、实干奋进,争分夺秒拼经济”的工作要求。为了念好招商引资“拼”字诀,推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不断拓宽招商引资路径,南昌市招商部门大胆闯、勇敢试、坚决干,率先推动“会展+招商”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会展赋能招商引资,助推实...

2023年度南昌招商引资产业投资规模十大重点项目盘点

2023年度南昌招商引资产业投资规模十大重点项目盘点

  2023年度南昌招商引资产业投资规模十大重点项目盘点   发布日期:2024-01-11 15:53   2023-2028年中国产业地产专题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2022-2027年中国产业地产需求预测及产业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2019-2025全球与中国产业地产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深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赣”出精彩

深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赣”出精彩

  9月1日,江西省与粤港澳大湾区现代金融合作对接会在深圳举办。本次活动是江西省2024年江西-粤港澳大湾区经贸活动周系列活动中的首场专题对接会,由江西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承办,深圳前海母基金协办。江西省委金融办、省政府驻粤办、赣州市政府、省投资集团、省国控集团、省金控集团、赣发投集团负责同志,以及中国稀土、江铜股份、赣峰锂业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大湾区知名金融机构、科...

南昌“真金白银”支持会展经济发展

南昌“真金白银”支持会展经济发展

  日前,2024年度省级商务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会展经济发展事项)项目申报工作正式启动。本次申报工作围绕支持重点展会项目和支持“一城一展”“一产一会”活动两方面开展。   为支持重点展会项目,凡在我市国际化专业型展馆举办、室内展览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国际性和全国性流动品牌展会,按30万元/万平方米的标准,给予举办方总额不超过300万元经费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