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围绕“人才强区”战略主导,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为中心任务,精准聚焦人才工作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多举措布阵,全力打造“创新创业首选区”,为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强化指导,抢占人才引育先机。压实党管人才责任,把人才工作融入城市发展,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印发《关于镇、开发区人才工作单项考核的实施意见》,将“头部资源”变为“头部责任”。强化大人才格局,连续举办“双招双引”技能大赛,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同频共振,打造一支攻坚克难、能征善战的“双招双引”队伍。多部门协作联动,常态化研究解决人才引进、项目推荐、政策兑现等重大事宜,扫除阻碍人才项目落地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人才优先”战略落地落实,武进人才工作单项考核连续三年蝉联常州市头部名。
给予政策,加大人才扶持力度。科学完善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人才工作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先后出台《武进区领军型创业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武进区产业紧缺人才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文件,建立以“武进英才”为统揽的政策体系。瞄准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前沿科技项目,建立“一事一议”程序,给予“高精尖缺”项目特别支持;为领军型创业人才提供100—800万元资助和20万购房补贴;为引进高薪酬、高学历、高贡献人才的企业提供6—30万元引才奖励和 5—15万元购房补贴;将博士后资助从2年6万逐步提升到12万,增加博士后留武进专项奖励,以优渥的政策为人才引进全新赋能。
重视培育,助力人才快速成长。借创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东风,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开展“创响中国”常州站活动、“龙城英才”(上海)邀请赛、“百校百企”校企合作洽谈、“技行武进”技能大赛等系列活动,促进创新创业思潮碰撞,武进成为全国14个受表彰的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之一。一批优秀人才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17人申报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66人入选省“双创人才”,8个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领军人才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累计主板上市2家、新三板挂牌9家、IPO后备6家。
搭建平台,发展人才聚集载体。整合人才、技术、资本、市场等要素,加快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载体平台,科教城围绕智能、设计、信息等产业,高新区围绕4+2产业体系,西太湖围绕石墨烯、大健康、互联网等产业,绿建区围绕绿色建筑产业,中以常州创新园全力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中国创新型经济发展试验区”,实现“产业链”与“人才链”的相互促进。先后引进了中科院系统、全国顶尖高校系统共100家研发机构,建成6家博士后工作站,14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区累计完成专利申请超过5万件,专利授权3万余件,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数近百家,为全省头部,全力打造创新创业硬实力。
优化环境,做精人才服务空间。定期举办“资者见智”人才贷“云路演”活动,积极搭建银企对接“鹊桥”,让“资本”与“智力”深度融合,为领军人才企业争取无抵押贷款超过2.55亿元。实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已建成连锁人才公寓9栋共1100余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拎包可住。积极推荐人才企业申报“龙城英才计划”领军人才企业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首购首用,经专家评审,全区29家人才企业、近80个创新产品被纳入目录,占全市59.2%。深入推进武进英才“荣誉工程”落实落地,为人才提供“更好礼遇、更优待遇、更多机遇、更高荣誉”,为451名人才提供居留落户、子女入学等9大类27项综合性服务,营造蕞优的人才发展生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