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300兆瓦“绿色超级充电宝”是这样炼成的
集“深、大、长、绿”突出特点于一体:深地空间蕞深处达600米;单机功率达300兆瓦级,储能容量达1500兆瓦时,地下储气库达70万立方米,相当于260个标准游泳池,单个承压球罐容积达3500立方米,直径19米,为世界蕞大;长时储能效果显著,每天蓄能8小时、释能5小时,时长设置与国内电力系统日波动周期相匹配,同时使用寿命长达30年以上;绿色全流程,全程无化石燃料参与,实现零碳排放,预计年发电量接近5亿千瓦时,相当于可以满足25万家庭一年的生活用电需求,每年将节约标煤15.9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1.1万吨。
全球首座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仪式现场。文萌 摄
2025年1月9日,全球首个300兆瓦“绿色超级充电宝”——“能储一号”湖北应城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中国能建湖南火电作为施工单位,全程参与建设这一工程,历时三年,终于练成了全球首个300兆瓦“绿色超级充电宝”。
2022年4月23日,在湖北省孝感市2022年一季度全市招商引资集中签约仪式上,中国能建数科集团所属湖北楚韵储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应城市政府签订了世界首台、首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投资协议,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建该工程除盐穴储气子系统外的所有建筑安装部分施工及调试。
湖北应城300兆瓦压气储能项目全景。文萌 摄
该项目定位为示范工程,所谓示范工程,就是一个兼有摸索、研发、改进性质的新技术应用工程。300兆瓦级压空储能项目,其设计、设备和施工均是能源发展史上的头部次,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成为了项目实施的常态。中国能建湖南火电承主动联系设计单位,了解施工意图及各项参数,重新编制施工方案,优化现场布局和施工工序。另一方面,着手拟定采购清单,提前签订采购协议。为了充分了解设备属性,项目部先大量收集资料,内部进行反复研究,然后带着问题走访调研设备厂家,摸透设备的安装及技术特点,早做施工策划,以缩短施工前的准备时间。针对施工场地狭小,反复沙盘推演设备和材料进场顺序,不断优化方案。
在资源组织上,增加一台400T履带吊,提前锁定100多名焊工。在施工工艺工序上,采用手工焊和自动埋弧焊相结合,提高焊接效率,并优化焊接检验检测方案,加快检验速度。
“不完成吹管,大家都在这儿过年!”
2023年底,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应城项目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蕞困难的是换热器和管道安装,有8000多吨的工程量,要在2个月内完工。”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应城项目经理龙航回忆道。
要具备吹管的条件,首先就得将管道安装好。管道安装重量约4800多吨,现场焊口近4000个,地面预制焊口约2039个,加上当时冻雨等天气制约因素,使得现场施工难上加难。项目部迅速调整战略、制定方案,每周盘点工作计划,倒排工期,增加作业点,多开作业面。管道采用工厂化配管,根据吊装能力和难度确定管道地面预制方案,一根直管只组合一个管件;采用防腐喷砂以减小现场场地受限的压力,提高配管质量;时间上进行两班倒,加速推进管道安装。项目部主动与各方积极沟通,通过专家论证,采用了相控阵和射线%检测方式代替压力试验,从而提高效率。
湖南火电施工人员正在吊装转子。文萌 摄
项目开工以来,2023年2月1日主厂房开挖,5月15日主厂房出零米,9月1 日透平机房13-19轴框架结构全部到顶,9月10日透平机房屋架开始吊装,9月14日压缩机房1-12轴框架结构全部到顶,10月25日发电机定子吊装圆满完成,12月1日厂用系统受电一次成功;2024年4月9日首次并网发电;2025年1月9日全容量并网。在空气储能蓝海市场,中国能建湖南火电赫然扛起了“大容量空气储能先锋官”大旗,在应城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能建湘军“勇于任事,敢为人先”的奋斗足迹。
打造“绿色超级充电宝”系统解决方案
中国能建湖南火电积极贯彻“四新”能建战略,围绕“保行优、创国优”目标,全力打造精品工程,培养了行业领域专业人才,在施工技术研发、项目管理、设备调试及运维等多个方面积累了专业技术,抢占压气储能产业链工程建设制高点。结合积累的大型转动设备安装经验,策划和实施了多个科技项目,为压缩机和空气透平机等设备安装提供可靠技术支撑;依托能建湘军七十余年的技术储备,成立了专家工作室,对重要主机设备安装全程指导,重点对储能项目施工关键技术如换热器设备吊装就位、大口径压缩空气管道安装及焊口检测等方面进行攻关,形成储能施工业务相关的知识产权、工法、技术规范等成果,在压气储能项目施工全过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应城项目倡导绿色施工,实施节能减排,深度融合“四节一环保”。多方对比精心选择VOC涂料、低辐射地板等环保型建筑材料,采用PLC精准控制变频调速系统、低碳排放的设备和机具,现场使用高效节能、智能化控制系统的智能照明、智能空调、智能监控等设备,实施建筑节水设计优化,施工中合理规划和使用节水设备,对项目扬尘、噪音、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建筑垃圾等进行预测监测,做好绿色能源示范工程保障支撑。
在施工现场,中国能建湖南火电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施工项目的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全面开展BIM技术的应用,施工工程量精准计算、三维动态可视化展示、模拟碰撞等手段,助力现场施工精准高效;在25t塔吊安装防碰撞系统、吊钩可视化系统以及操作人脸识别系统,在管道预制加工场20t龙门吊和32t龙门吊安装红外线感应防碰撞系统,确保机械作业安全;统筹智慧工地顶层设计,将项目监控统一接入智慧工地平台,实现施工现场进度、质量、安全的在线监控,让智慧工地真正“智慧”起来。
通过采用项目管理系统、进度管控平台、智慧工地等科技手段,应城项目履约跑出“加速度”:77天完成工程量接近百万机组的主厂房结构到顶;38天完成48套换热器吊装找正;90天内采购4000t非标管道及管件至现场;60天完成吹扫系统管道安装;对工程关键线路有效管控,重要里程碑节点的按期实现,确保了项目机组并网发电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了116天。
全球首个300兆瓦“绿色超级充电宝”的胜利建成投产全容量发电,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个全球纪录”,以及6个行业示范、数十项国际首创,实现关键核心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国产化,填补多项国际空白,形成专利、专有技术、标准规范共计200余项,标志着中国压气储能技术率先进入300兆瓦级工程化新时代。(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