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农商银行: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绘制普惠金融新篇章
济宁新闻网讯(通讯员 冯亚茹)近年来,兖州农商银行全面提升民营小微企业服务水平,提升信贷管理效能,增强回归主责主业定力,创新信贷产品、优化服务模式、降低融资成本,扛牢主责、做实主业、回归本源,用实际行动为每个小微企业的发展增添底气,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普惠金融的汩汩活水润泽经济发展的每个角落。截至2024年12月末,该行实体贷款余额97.69亿元,较年初增加14.98亿元。
新路径,纳税“信用”变身经营“效益”。位于济宁市兖州区某工业园内的山东某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的仓库里,工作人员正在装卸当天新到的一批无菌静脉导管。说起未来的发展,公司负责人刘经理侃侃而谈:“多亏兖州农商银行对我们的大力支持,有了这笔资金,我们买设备就有了底气,对未来公司的发展也有了更多期待。”该公司以医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随着订单量日益增多,原有设备已无法满足当前的生产经营需要,急需购置一批新生产线,但因资金短缺迟迟没有落实。兖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得知情况后,头部时间上门拜访,根据企业纳税情况,为企业发放200万元税金贷,破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一直以来,兖州农商银行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的主力军,完善民营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在信贷规模、利率、办贷机制等方面,对小微企业给予倾斜;聚焦辖内特色行业需求,用好多种线上产品,积极搭建“金融+直播”线上惠民平台,持续拓宽线上宣传渠道,创新推出“济e贷”“信e贷”等线上产品,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自助进行准入、额度测算和贷款发放,自发放到资金到账仅用2分钟即可完成,让客户享受“足不出户即可办贷”,提高客户办贷体验。目前已发放线亿元。
新生态,企业“资源”变身企业“资产”。济宁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济宁市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科研、试验、科技推广于一体。该公司负责人称:“资金是我们企业发展的血脉,制造企业投入大、资金回笼周期较长,资金问题常常是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2024年11月,自该公司向兖州农商银行提出贷款申请后,仅3天时间,300万元“鲁科贷”就发放到位,极大地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为企业生产增添“催化剂”。
企业普惠金融既要扩面做“普”,也要让利做“惠”。近年来,兖州农商银行加强与省财政厅、科技局、农担公司等合作,为打通企业融资的各种“堵点”,围绕客户办贷的痛点、难点,梳理形成问题清单,全力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撑。持续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模式,成功发放全省农商银行首笔“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贷款,开辟金融支持企业新路径;精准开展链条式营销,提供“一企一策”金融专属服务,持续做好“瞪羚贷”“助企攀登贷”“鲁科贷”等助企推广工作,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重点园区建设,创新民营企业“产业链”贷款营销模式,真正打通普惠金融“蕞后一公里”。
新算法,无形“知产”变身有形“资产”。在敞亮的车间里,一名名身穿制服的工人端坐在椅子上,双手灵活地在仪表设备间跳跃,这是济宁某表计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一幕。公司负责人刘经理在大学期间主修测控技术与仪器,对仪器研发有自己的执着,公司自2010年成立以来,先后获得了108项专利,入选济宁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仅有技术远远不够,专利研发周期长、收益慢,资金匮乏始终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专利技术的大范围使用、合作企业增多,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压力也相应加大。”兖州农商银行客户经理在电话对接中了解到企业的发展困境,且得知公司拥有众多专利权,结合行业前景及企业实际经营情况,迅速为企业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500万元,为企业送去金融及时雨。
科创型企业研发投入高、资金需求大,且普遍具有轻资产、弱盈利的共性,导致许多先进产品因缺乏资金而无法量产,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近年来,兖州农商银行不断夯实基础营销工作,通过“定向筛选+精准营销”定位潜在客群,开辟绿色金融通道,缩短办理流程,以中小微企业无形资产为基础,结合工商、征信、司法以及行内相关信息等多维数据,将民营企业技术“软实力”转化为融资“硬通货”,进一步减费让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切实将科技金融真正转化为农商银行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利器。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