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第六届钦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4183号提案的答复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政协提案答复
对政协第六届钦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4183号提案的答复
发文字号:钦市农业复〔2024〕32号
对政协第六届钦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024183号提案的答复
2024-10-15 10:15 来源:钦州市农业农村局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业产业园建设,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实行“园长”责任制,强化统筹指导方面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园建设,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凝心聚力抓产业、调结构、强规划,出台了《钦州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强化顶层设计、规划引领,从政策上、组织保障上积极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助推特色农业产业园区优化布局。制定了《钦州市“一镇一品”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成立工作专班,高位推动“一镇一品”建设,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发展荔枝、百香果、陈皮、奶水牛、大蚝、香鸡、玉兰花、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目前,我局正在编制的《平陆运河(钦州)沿线”产业发展体系为引领,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推动运河沿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也在着手起草《钦州市加快推进平陆运河沿线(钦州段)产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实施方案》,对包括农产品加工等产业规划、园区布局、要素支撑等各项工作提出具体措施。全市正在统筹加快推进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突破行动先导工程项目建设,如计划在平陆运河企石枢纽打造灵山县企石枢纽乡村振兴示范园区工程,在马道枢纽打造灵山县(马道枢纽)土石方处置与农业产业综合示范项目,在钦北区九佰垌打造绿色工程产业示范基地等,坚持全市“一盘棋”,市县区联动、部门协同,集中力量支持产业园区建设,形成具有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二、
关于加强项目储备,优化政策支持方面我市
依托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加强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谋划,积极搭建平台载体,积极组织产业项目申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扶持,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一是加强农业产业项目谋划。每年初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议,积极谋划农业产业项目申报工作,提前储备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大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上规模、显成效。近年来,我市钦北区积极谋划项目申报,一批预制菜项目和一个中央预算内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获批立项实施,有力助推农产品从种植往加工方向融合发展,助推农业产业园建设和乡村产业振兴。钦北区预制菜(蔬菜)基地建设项目、钦北区预制菜(淮山、葛根、牛大力、金花茶、中草药)基地建设项目等7个预制菜项目获得2023年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共6000万元,钦北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202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获资金2000万元,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二是打造一批农业产业融合项目。我市新增获认定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5个,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11800万元,分别是灵山县新圩镇(荔枝)获认定为首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钦州大蚝产业集群获认定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项目,灵山县奶水牛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自治区级、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浦北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陈皮、大红柑)获认定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钦州市荔枝产业集群获认定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佛子镇(鱼苗)获认定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市始终聚焦农业产业全产业链招商引资,助力提升特色产业化发展水平,推动项目签约落地见成效。签约入统钦州市紫花谷生态园、钦州市雄创畜牧有限公司猪场建设项目、钦州融和农牧有限责任公司猪场建设项目、中核汇智-青牛益农绿色综合养殖体项目等农业产业项目26个,总投资31.8亿元,有力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三、
关于加强资金与用地保障方面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
创新用地保障机制,统筹各级各类乡村振兴资金,倾斜支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全市筹措财政资金3.03亿元支持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优势产业集群、农村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等建设,同时,统筹各类财政资金支持“一镇一品”建设,重点支持陈皮、荔枝、百香果、奶水牛、大蚝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我市产业园区布局。二是加强金融政策扶持。落实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资金3.55亿元,支持开展包括荔枝、百香果、香鸡等在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同时对符合贴息对象、贴息范围、贴息标准,又符合“桂惠贷”政策实施要求的农业产业项目进行贴息奖补,积极争取“桂惠贷”投向农林牧渔业15.89亿元,支持农林牧渔业2315户经营主体,助推了钦州农业产业发展壮大。三是强化用地保障。市自然资源部门积极简化优化用地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在审查报批网上会审制度中,限定审查报批时限为6个工作日,促进项目尽早落地投产,推动我市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在农业产业园用地选址方面给予支持与指导,2023年9月26日,制定印发了《关于成立重大项目用地保障攻坚行动工作专班的通知》(钦市自然资发〔2023〕97号),研究完善重大项目用地保障相关支持政策和工作措施,统筹协调解决项目用地困难问题。此外,积极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空间,整合各类资源,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农村利用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等现状建设用地建设产业项目和公共配套设施,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四、
关于加强技术研发与合作方面我市不断强化科研
队伍建设,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加快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助推农业产业园区高效发展。一是加强科研队伍建设,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围绕产业富农目标,依托各类项目实施,通过“人才+基地+田头课堂”模式,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分别举办了25期技术培训班,推广水稻、辣椒高产栽培、荔枝“光驱避”法防治蛀蒂虫技术、荔枝高接换种技术、花穗调控及密闭园改造技术、甘蔗良种良法、香蕉枯萎病防治技术等,年内新增高接换种“越州红”荔枝达到1万多亩,荔枝、甘蔗病虫害飞防技术应用推广2万多亩。积极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送技上门”科技服务活动,在种植业、水产业、畜牧业等方面为农业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优化品种结构,提升产品品质。二是加强与科研部门合作,推动“产学研”相结合。注重与广西科学院、北部湾大学及广西水产科学研究院的合作与技术交流。如钦南区与北部湾大学合作建立科研教学合作基地,在水产动物育种科学研究、学生实习实践、水产技能提升培训、数据共享、科研项目等方面进行多样合作,为推动农业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三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动成果转化。依托国家创新体系广西创新团队瓜果蔬菜、荔枝龙眼、香蕉等综合试验站建设,积极抓好国家级、自治区级、广西农科院合作项目、科技先锋队等提升工程项目,开展水稻、荔枝、辣椒、香蕉、黄瓜、百香果、甘蔗、黄皮、红薯等作物60多个新品种引进、选育、新技术示范推广等工作,建立38个标准化试验示范基地,荔枝特迟熟新品种“越州红”已通过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审定,并列入自治区推广种植名录。我市灵山县、浦北县分别以荔枝、茶叶为主导产业,创建了“广西灵山县农业科技园区”和“广西浦北县农业科技园区”,共获得自治区科技经费扶持800万元,科技赋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五、
深入实施品牌战略。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优势品牌农业。积极培育“桂字号”品牌,组织企业开展广西农业品牌申报工作,我市获批第六批广西农业品牌农业企业品牌2个,农产品品牌6个(包括钦州市钦北区华和堂致富种植专业合作社“米姐田园”牌丝苗米、红贡米)。全市累计入选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2个,入选广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8个,入选农业企业品牌6个、农产品品牌18个,累计13家企业获自治区级供粤港澳大湾区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基地认定。积极创建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灵山香鸡获得第七批广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项目,全市累计获得自治区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项目6个。二是大力发展“二品一标”农产品。围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示范基地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二品一标”创建和认定工作,目前,全市有效期内“二品一标”认证农产品达84个,其中,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共66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8个。今年以来,我市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主,重点做好大蚝、荔枝、绿茶等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全市已有33个产品完成绿色食品材料申报。三是加强品牌宣传推广。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种品牌产品评选活动,以及各类农展会、农交会、洽谈会等,不断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指导钦州大蚝和灵山荔枝申报全国“土特产”推介活动,灵山荔枝获在全国“土特产”推介平台上宣传推介。2024年6月15日,举办了第二十二届中国(广西)荔枝龙眼产销对接活动及2024广西灵山荔枝文化旅游节,开展产品展销推介及产销洽谈签约活动,荔枝龙眼现场产销对接签约金额4.37亿元,进一步提升了钦州荔枝品牌知名度,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近年来,钦州大蚝先后获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钦州大蚝”2018-2024年连续荣登中国品牌百强榜,2024年品牌价值53.14亿元。此外,推动“钦果9号”黄金百香果成功申报种质资源保护权等,极大提升钦州品牌知名度。六、
关于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我市坚持以产业先行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强化新业态产业培育,形成
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强化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通过加大龙头企业培育,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延伸全产业链条,增强辐射带动效应,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累计获认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72家,其中国家级3家、自治区21家。如阿蚌丁海产科技有限公司发展大蚝育繁推一体化产业,精炼提取出可用于饮料加工、临床医学的牡蛎肽,有效延长大蚝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园建设。广西桂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集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年加工辣椒产品3万吨以上,通过农业龙头企业联农带农,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二是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灵山县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灵山县奶水牛现代农业产业园、浦北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陈皮、大红柑)、钦南区大蚝产业园、钦州市荔枝产业集群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我市优势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钦北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成功认证为自治区头部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目前,正在谋划申报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平陆运河沿线农文旅产业规划示范,带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是构建发展新业态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与旅游、康养、文化、科普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体验农业、乡村特色旅游业等乡村产业新业态,积极打造一批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2024年,我市组织推荐钦北区九佰垌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园、钦南区那雾山森林公园申报2024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目前钦州市钦南区那雾山森林公园已入选2024年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名单。同时,加强农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抓住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战略优势,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储备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持续推进“一镇一品”建设,积极搭建平台载体,做好农业用地要素保障,大力培育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延长全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积极培育农业品牌,持续做好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谋划现代农业产业链专题招商,加大农业品牌宣传力度,大力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持续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新业态,促进“农业+”产业融合,持续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感谢
您对钦州农业产业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