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区:转型升级应对挑战工业强区地位凸显_章丘区_大众网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章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工业由初期科技水平低、基础薄弱的状态,不断发展成为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工业体系,为全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章丘区聚焦落实黄河战略,积极融入“东强”格局,着力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建成了一批支撑全区长远发展的重大工业项目,新型工业化不断向前发展,75年卧薪尝胆,75年奋发图强,75年流金岁月……75年来的工业化进程,给章丘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带来了历史性巨变。
工业经济总量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回眸75年光阴,章丘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方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980年过1亿,1992年突破10亿,2003年突破百亿,2012年突破千亿,2023年达到了1239.9亿元,工业经济总量呈几何级数增长。75年来,章丘工业从“小而全”的机械、煤炭、纺织、食品、建材、化工等传统加工业起步,发展成为以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信息、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为四大产业为主导,以重汽集团、圣泉集团、明泉集团、伊莱特重工、大汉科技、可口可乐为主力军的特色化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42年工业经济进入快车道
改革开放42年,章丘工业经过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支柱产业为发展依托,以特色产业为结构优化突破点,质效明显提高,结构渐趋向善”的总体格局,已具备工业规模较大、门类较为丰富、产业链条逐步紧密的产业发展体系。
(一)萌芽起步(1978年-1990年)
1978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调整力度的不断加大,县属企业进入转型时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外向型经济迅速发展。年末县乡独立核算规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054万元,随后10年,在加快推进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改革,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形成了乡、村、联户、个体“四轮驱动”兴办企业的热潮。1990年,255家县乡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6亿元,比1978年增长8.2倍;实现利税7464万元,比1978年增长4倍;8家企业完成产值过千万元,5家企业实现利润过百万元,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稳步发展(1991年-2000年)
“八五”“九五”时期是章丘工业稳步发展的阶段。章丘区政府不断解放思想,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指导思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分级负责和分类指导,重点抓好骨干企业、重点乡镇、村二级集体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乡镇设立工业园区。1995年县乡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2.4亿元,比1990年增长4.9倍;实现利税3.3亿元,比1990年增长4.5倍;实现利润总额2.1亿元,比1990年增长4.5倍。
1996年,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市”战略,制定了工业经济长远发展规划,拉开培植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优势产业、龙头规模企业和骨干企业及名牌产品的大工业发展框架,工业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000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7.6亿元,比1995年增长2.1倍;实现利税8.5亿元,比1995年增长2.6倍;实现利润总额5.4亿元,比1995年增长2.6倍。
(三)加速推进(2001年-2010年)
十年来,章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与省会济南的对接融合,积极融入济南“半小时经济圈”,主动接受济南辐射和产业转移,着眼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城郊型工业强市。按照市委、市政府“抓大、扶强、引办、活小”的总体思路,认真贯彻“工业强市”方针,一手抓引进引办借力膨胀经济总量,一手抓现有企业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60.7亿元,比2000年增长3.8倍;实现利税33.5亿元,比2000年增长3.8倍;实现利润19.6亿元,比2000年增长3.6倍。
2010年,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惠民生、保稳定”,加快培植10家龙头企业、20家创新型企业和20家成长型企业,保证工业数据直报系统正常运行,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调度,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45.5亿元,实现利税76.8亿元,实现利润47.5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3.5倍、2.7倍、2.7倍。
(四)绿色发展(2011年-2023年)
章丘工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齐心协力、合力攻坚,工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过亿元、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分别达到292家和334家,并超额完成“十二五”期间万元GDP能耗下降17%的目标任务。
“十三五”期间,章丘区抢抓撤市设区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大力推动结构优化、动力转换和质量提升,绿色发展,万元GDP能耗逐年下降,化工、钢铁、水泥、发电企业各项主要耗能指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20年比2015年累计万元GDP能耗下降率为26.03%。
“十四五”期间,章丘区继续大力推动节能减排,着力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加快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之地、示范之地,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3年万元GDP能耗比2020年累计降低39.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章丘发电从无到有,截至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达46.96亿千瓦时,保证了民生用电、经济发展用电。
近五年,章丘区深化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产业转型和稳增长并举,工业发展质量明显提高。2023年,章丘区57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实现营业收入1239.93亿元,占全市比重13.5%,排名各区县第3位;收入利润率达到6.9%,领先全市平均(4.6%)2.3个百分点;年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148家,比例达到25.8%。
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软实力不断增强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建国75年间,工业经济着力精心培育、重点发展、快速发展,以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为抓手,推动传统产业关停并转,加快崛起新兴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产业质效明显提升。2016年,章丘区在全国重点产煤县(市)率先完成煤炭产业整体退出。自2017年起,大力实施腾龙换业、筑巢引凤,取缔散乱污企业1549家、石灰窑52支、砖瓦窑84家。2020年开展特色产业集群整治,对印刷、铸造、环保、涉塑等1197家企业综合整治提升。中国重汽、圣泉集团、伊莱特重工、山东章鼓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快速崛起,科兴生物、东辰瑞森、迅风电子等一批新兴企业加速成长。谋划实施经十东路齐鲁科创大走廊、齐鲁智能制造走廊、黄河生态走廊、章莱文旅走廊四大走廊建设,规划建设了科创及信息技术类、高端制造类、精细化工及新材料类、生物医药类等专业化园区平台基地,实现了过去由食品饮料、精细化工、交通装备、机械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向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为主导的现代新型产业转变。近年来,章丘区全面对标对表“强新优富美高”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强区目标,以“锤炼认真做事的可贵能力”为切入,着力推动作风转变,以“有解思维”为导向,着力推动问题解决,以“深化项目建设,推动工业强区”为主线,着力提高发展质效,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经济质效明显提高。建国75年间,章丘区工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上升。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81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提高到81.5%。科技赋能方面。完成150家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评估诊断,新建5G基站500个,培育刁镇化工产业园、山东章鼓、大汉科技、伊莱特等一批信息化项目。今年以来,全区认定技术合同成交额18.77亿元,同比增长161%;新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6家,市级瞪羚企业35家。企业培育方面。加快产业链延链补链,全力推行“牵头单位+链主企业”招商、“链长+重大项目”共建、“链主企业+专精特新”梯度培育等模式,华凌电缆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山东永信等5家企业入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精密铸锻产业集群获省级特色产业集群认定。
强力支撑经济发展。建国75年间,工业在章丘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产业结构看,工业是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章丘产业结构从“一、二、三”结构演变成“二、三、一”结构,反映出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轨迹。1978年头部、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61.8%、25.7%、12.5%,其中工业占二产比重为96.9%;到2022年头部、二、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7%、49.9%、41.4%,其中工业占二产比重为85.4%。工业比重的后期变化,是章丘工业化进程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调整产业结构的必然结果。
75年砥砺奋进,75年春华秋实。回望过往,一组组数据见证了章丘工业发展的巨变。展望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章丘将攻坚克难,继续书写章丘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新篇章。
【更多新闻,请下载海报新闻客户端或订阅山东手机报】
【山东手机报订阅:移动用户发送短信SD到10658000】
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版权声明广告业务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主办 Email: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