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漳州实施“名医入漳”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行动方案(试行)到2035年布局500家名医馆
近日,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漳州市实施“名医入漳”推动海峡两岸中医药融合发展行动方案(试行)》,强化“名医带产业、产业引名医”双向驱动、良性互动。到2035年,布局500家名医馆(国药堂)开馆运营,全市中医药产业年产值达到500亿元规模,全面推进漳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方案》指出,实施“名医入漳”工程,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健全“名医入漳”政策体系,开展两岸“师带徒”活动,建设中医名医工作室,打造名医预约就诊通道,培育中医药优秀人才。多渠道、多层次引进名医进漳坐诊、授业,共建海峡两岸医药健康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海峡两岸医药健康“师带徒”示范基地、海峡两岸名医联谊基地。
《方案》指出,实施“名院驻漳”工程,强大中医医疗机构,支持两岸高水平医院前往漳州办医,支持与两岸顶尖医院开展战略合作,打造一批县域中医特色专科,大力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科学布局名医馆(国药堂)。健全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鼓励县级医院与两岸高水平医院建立对口帮扶、专科协作等合作关系。
《方案》明确,实施“名药兴漳”工程,活化道地中药资源,发展壮大中药材种植,推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大力培育中成药品牌,推动名药名方及科研成果转化。加快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展漳产优质道地药材和国内名贵药材的育种、种植、加工、功能食品开发等研究,同时通过借助名校、院士的智力资源,将全国各地名药名方和院内制剂进行成果转化。
《方案》明确,实施“名企进漳”工程,培育中医药优势产业,加强医药招商引资,提升中药产业新型工业化水平,建设中医药交易市场。建立完善“专项政策+产业基金”招商支持体系,制定中药产业新型工业化发展扶持政策,支持中药材主产县(区)谋划建设中药材产业园,扩大漳产道地药材和名贵药材种植规模,提升种植、加工、物流等水平。
《方案》还明确,实施“名品聚漳”工程,打响“中医药康养+文旅”品牌,传承特色中医药文化,加快发展中医药康养产业,实施中医药“入岛出海”行动。鼓励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申报工作,建设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开发“中医药康养+文旅”产品,推广“中医康养旅游卡”。(记者伍志成)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消费日报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消费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消费日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线.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消费日报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消费日报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消费日报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消费日报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